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記事] 手機首發


這是我第一次用我的手機發文

我摒除了以往的文章標題

希望可以更直接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雖然我也部分贊同有限創造無限的說法

但我更不希望自我侷限

今天的通識課討論到了一些現代教育的蔽病

這著實打到了我的痛處

我一直對現在的教育體制相當不滿

在今天的課程後更是體認到了各個位置的難處

心中漫是對現況的無奈

手機輸入很麻煩

那就先到這裡了…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雜感] 品味與自我

今天突然想和室友借他的「好繪本如何好」來讀

不料他似乎已經帶回高雄了

之前我只稍微翻閱了一下

並未細讀

如今因為某些原因想再仔細看一下

得知無法借閱後

我便自然地在網路書店上找尋他的資料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0040

他的序文提及

"大人沒有「眼力」,

嚴重的不是他自己會有什麼損失,

而是大人會讓原本有希望的孩子失去眼力,

這個損失就無法衡量了。

可是我們要怪大人嗎?

怪他也沒有用,

要怪就怪他「從小沒有看繪本」,

沒有人培養他「視覺的閱讀能力」。"

這讓我想到了

—雖然我不確定有多少人如此—

我自己也逐漸封閉了自己對於事物的感受

由於過於顧慮他人的感受

導致有些時候不敢批評

有些時候不敢認同

到最後變得不確定到底是自己喜歡

還是只是別人喜歡

於是逐漸抹殺了自己的品味

所有的品味

並不是自己的品味

而是與環境妥協下的標準

實在有點怕久了以後

自我也會被大眾的思想屏蔽

而慢慢消失

也因此我始終不敢大聲地說自己喜歡什麼 自己討厭什麼

這種現象在華人世界似乎就是如此

小孩的意見總是不被重視

也沒有人鼓勵小孩發言

之前MLB來台的表演賽

蔡明里主播就曾在噗浪表示

台灣球員和MLB球員的口語表達實在有差

...

似乎有些扯遠了

但這都是由於環境鼓不鼓勵我們表達自己的想法 相信自己的想法

所造成的結果

要是我們永遠都只能接受別人的想法

整個社會是很難進步的

所以

試著把自己抽離社會壓力

多給自己一點獨立思考的空間吧!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雜感] 空虛感與成就感


我決定以後要把那些對一般人而言沒什麼用途的雜感

都放來這裡...

----------------------------------------------------


期中考周的考試大致上以完畢

明天雖然還有三堂課要補

下禮拜依舊有無盡的小考、作業、考試…等等

但本週也算是告一段落

在今天上午上過最後一門課後

巨大的空虛感又無端地升起

這種空虛感會導致沒有動力作任何事

想做的沒動力做

該做的做不到

生命近乎處於停擺狀態

我發覺成就感很重要

一旦沒有成就感

做任何事都索然無味

最理想的情況

就是能夠在該做的事情上得到成就感了

像是那些分數很高的傢伙

恭喜他們

他們就是國家所關心的對象

而其他只剩下墊腳石作用的人

也就只能另闢蹊徑

尋求自己所能達到的成就感

我這禮拜上的課有提到街頭塗鴉文化

這就多少有這種意謂

以空間上的勇敢或社會上的勇敢吸引他人目光

來得取成就感

當然

我個人是不希望用這類違反體制的方法取得成就感

我也是有我的興趣

合法的興趣

但是都被其他方面的挫敗所帶來的空虛感

吞噬了我所有的動力

得不到成就感

又只換來更多的空虛感

如此的惡性循環

我覺得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就是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價值

就像馬斯落的需求金字塔


我目前大概也就只有兩層再多一點點吧

在這裡又想罵一下教育體制與社會價值觀了

明明每個人的自我實現都不同

卻都被要求走少數幾條路

走自己的路的人就要每天面對社會壓力、長輩質疑、甚至是自己的質疑

最後就只能誤入歧途

像在印度有不少人自殺

像在美國有很多人結交了壞朋友

最多人則是像我

走進了一個全部屬於自己的領域—即使是什麼所謂"很好的學校"

對它沒有愛

卻要跟它混上一輩子

每天獲得更多的挫敗感

這種實在是最恐怖也最被忽視的誤入歧途

想像把所有的人都放入不正確的位置

就像在軍隊裡一般

完全是充分的浪費人才

實在不是什麼經濟的作法

就像這位老師所說一般



但又由於現在跳槽的代價太高

我現在大概也就只剩從我的興趣

想辦法生出一些成就感了

....

大概吧